尿床,俗称“画地图”,几乎是每个人经典的“童年回忆”,尿床一时爽,晨起泪两行。孩子偶尔一次尿床并不要紧,可能与白天过度兴奋、疲劳、摄入过多水分有关,但是如果孩子总是尿床,父母就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“儿童遗尿症”。
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,尿床是自然现象。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完善,2-3岁的孩子膀胱对排尿的控制会自然形成,已能控制排尿。如果孩子2-3岁仍在夜间睡眠中尿床而自己不知道,并且每周尿床两次以上,持续半年或更久,则称之为小儿夜间遗尿症。
有不少家长认为尿床不是一种疾病,长大就好了,不需要治疗。南宁脑博仕儿童医院张福森主任提醒,如果长期尿床,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反应慢,记忆力差,产生自闭心理。因此,对于孩子尿床家长切不可不以为然,采取观望态度。那么,关于儿童遗尿症的几大误区,家长们都知道吗?
误区一:儿童遗尿症会自愈,不用治
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成长,孩子将不再尿床,所以不用治疗,其实不然,尿床发生越频繁,越可能持续到成年。总体上,16-18岁人群的患病率竟然高达1.7%。尿床若不及时医治,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,一旦延续到成年,还会影响他的事业和婚恋。
误区二:孩子尿床是睡得好,睡得香
现在研究发现,正好相反,很多这类孩子都是膀胱功能不够好,因此睡眠时老是受到干扰,深度睡眠的时间不足导致不够睡。
误区三:忽略基础治疗
生活中给孩子积极的指导是儿童遗尿症的基础治疗,有些孩子经过生活方式,生活习惯的调整,尿床症状会慢慢消失。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儿童可先进行基础治疗,如果孩子被查出患有器质性疾病,则需积极治疗原发病,才可彻底让遗尿症消失。
因此,如果孩子经常尿床,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专科医院就诊。
"孩子尿床无所谓,长大就会好?听听儿科专家怎么说!"由本院小编 编辑整理,转载请注明
版权声明: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分享之用,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原创,请私信小编,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。